1、人民教師要為人師表;就必須在方方面面為學生做出表率。
2、自己都沒做好人,怎么為人師表?
3、全校教師應遵守本守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
4、梁老師不要說粗口啊,師道尊嚴,為人師表!
5、我為人師表,叫我去進當鋪?
6、你們不僅是協調員、教練和導師,更要為人師表,做學生們的模范。
7、他們的獻身與誨人不倦的精神,清楚的體現了為人師表的最高理想。
8、在為人師表的日子里他一直清理著思緒,分析自己的發展軌跡。
為人師表的詞語:
1、一字師 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
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2、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
3、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出處:《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p>
4、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p>
5、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p>
6、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p>
7、教無常師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
出處:《尚書·咸有一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p>
8、抗顏為師 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出處: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p>
9、口傳心授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
出處: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p>
10、老師宿儒 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亦作“老手宿儒”。
11、能者為師 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
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后能為師?!?/p>
12、師道尊嚴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p>
13、師嚴道尊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出處:《荀子·致士》:“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薄抖Y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p>
14、授業解惑 授:教,傳授?;螅阂呻y。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15、桃李之教 指老師的教誨。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里散步,看見院墻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違反寺規翻墻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地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個時辰,果真聽到墻外一陣響動。少頃,一位小和尚翻墻而入,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師傅的責備和處罰。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很平靜的語調說: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