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宋.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宋代·陳大用:
心事不隨流水去,月明人在赤橋西。
這些可以了吧,都是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意思是: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唐代: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韻譯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像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像隨風飄轉的蓬蒿。
擴展資料:
賞析
頷聯寫今日的相思。
詩人已與意中人分處兩撥兒,“身無彩鳳雙飛翼”寫懷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沒有五彩鳳凰一樣的雙翅,可以飛到愛人身邊?!靶挠徐`犀一點通”寫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卻像靈異的犀牛角一樣,息息相通。
“身無”與“心有”,一外一內,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統一在一體,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惱與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將那種深深相愛而又不能長相廝守的戀人的復雜微妙的心態刻畫得細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聯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中的千古名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p>
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此詩即其中一首。
李商隱的《無題》詩多以男女相思離別為題材。這些作品究竟是純粹的愛情詩還是另有寄托,文學界歷來有不同的看法。關于這首詩,一般把它視為抒寫愛情的名作。
至于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認為是作者本人,有人說是一位女性。這一點并不妨礙內容的表達和理解。我們暫且看成是作者本人。這首詩寫暮春時節詩人與所愛的女子別離的傷感和別后悠長執著的思念,感情表達深微綿邈,熱烈纏綿。
從現在來看,此詩不難看出也是寫給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體會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沒有絕望,而是繼續等待綯這個救命稻草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