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反映了客觀的歷史演變規律,在羅貫中眼中,歷史進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統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統一.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比喻友誼無比可貴,但是反映了劉關張“家天下”的政治主張,在國家利益和兄弟恩仇之間,他們把后者放在前面,這顯然是輕重不分,公私不分.劉關張三人以義氣起家,可以說也是因為義氣落敗.3.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枳棘是一種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視之為惡木,由此“枳棘叢中”便被引申為環境惡劣的意思;鸞鳳,是兩種高貴而吉祥的鳥,常用來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是不應該在惡劣環境的地方生存的.4.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采納了李儒的意見,決定將國都由洛陽遷往長安.楊彪對此持反對意見,并且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由此可見封建獨裁者罪惡之一斑,他們做事完全從自己角度出發,根本不考慮普通百姓的死活.5.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當陳煒用“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這句話描述孔融的時候,孔融當即反駁“想君小時必當聰明”.陳煒不得不驚嘆“次子長成,必當代之偉器也”.雖然陳煒被孔融反駁的五體投地,但是“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作為一個常識,對今天的家長也是有提醒作用的.6.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當陶謙死前將荊州讓給了劉備,謀士荀彧變向曹操進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要求曹操奪取徐州.要想治理天下,在創業初期必須經營好自己穩固的”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勢力.7.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劉備出戰袁術之前,將徐州托付給張飛,可是張飛酒后誤事,失去了徐州.張飛羞愧難當,與拔劍自刎.劉備搶下他的劍,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這時劉關張兄弟情誼的體現.同時,他的話帶有明顯的貶低女性的色彩.我們不禁反問:一個人對兄弟的仗義,是建立在輕視妻子孩子的基礎上,連自己的妻子孩子都不在乎,這樣的兄弟之情是不是很殘忍?他還能有多少人性?8.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當劉備被呂布逼迫的無路可走,最終投靠曹操的時候,荀彧向曹操建議”劉備,英雄也.今不早圖,必有后患“,可是郭嘉卻提出”方今正用英雄時,不可殺一人而失天下心.“這樣寶貴的意見,而曹操也采用了郭嘉的見地.由此可見曹操的深謀遠慮,謀劃的長遠,不因大失小,有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氣度和風范9.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時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條.曹操生性多疑,他誤把別人的好心看成了歹意,明明自己殺錯了人,卻偏偏不承認錯誤,反而將錯就錯,斬草除根,為了自己一人的安全不惜殺害呂伯奢一家.“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讓我們體會到了曹操那種極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條.10.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赤兔馬和武藝超群的呂布相映生輝不禁讓人感慨,后世用“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來形容一個領域內十分杰出的人才.。
云縱馬過橋,行二十余里,見玄德與眾人憩于樹下.云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趙云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墻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后人有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賞析】
應該說趙云不畏生死,往來曹操百萬大軍之中,救出劉備的兒子是大功一件,但對于劉備來說當時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了,更沒有什么可以撫慰和獎賞像趙云這樣的忠臣了,擲子于地既可以籠絡人心又打破了當時的尷尬局面,正可謂是一箭雙雕.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贊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后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么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么肉麻。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
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人說《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的代名詞,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
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云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曾經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
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
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事時把孫權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生子當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夸孫權還是在罵孫權。稍大了一點后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么說沒什么不可以。
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孫權能守住父兄基業,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并在自己的詞里引用了這句話。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個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里面,這句話是最精辟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以為泄露了天機。
其實曹操也就是這么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后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
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孔明竭盡全力輔佐劉備父子,六出祁山,還是伐魏失敗,只好長長地、長長地嘆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p>
令人不得不傷感。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似乎劉備稱王、孫權割據、曹操夾天子以令諸侯、關羽敗走麥城等,一切皆是天意??v有經天緯地之才、撼山震河之勢、力挽狂瀾之術,也敵不過天意。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失意者、失敗者才有此感慨!那春風得意的曹丞相, 即使飽受挫折,依舊“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歌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文人憑空吊牢騷!少年蘇東坡信奉“奮厲有當世志”,以“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自負,但在官場九死一生之后,就心灰意冷地說:“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在三國的蕓蕓眾生中,羊牯并不是官場最失意的,但卻道出了這句失意最深的話?!叭松б鉄o南北”,羊牯頓成所有失意人、落魄人的知己。
如果羊牯僅僅因為上奏不受重視就要憂傷、郁悶而終,那么,流離逃亡、困頓苦熬多年的劉備簡直早就應該抹脖子自盡!所以,這是典型的悲觀者論調。 面對完全相同的形勢,悲觀者苦著臉說什么“屢戰屢敗”,樂觀者卻會斗志昂揚地說“屢敗屢戰”! 即便人生真的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些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也會歡呼:“天下如意事,起碼十有一二??! 聽兄一言,使我茅塞頓開,如撥云見日 ——呂布(李肅說呂布反叛丁原后)聽了您的話,我心里的疑惑全部沒有了,好像滿天烏云散盡,突然見到了陽光 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能稱得上是英雄的人,都是那些胸懷遠大志向、富有計謀,愿意改天換地、豪情萬丈的人!今天下英雄,惟。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給人的感覺總是仁厚而少智,所以他在“天時、地理、人和”中占據“人和”,其實不然,真正來說他的心計一點也不亞于他人.我們可以從下面的兩則精段中看出: 精段一: 云縱馬過橋,行二十余里,見玄德與眾人憩于樹下.云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趙云之罪,萬死猶輕!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墻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賴主公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雖肝腦涂地,不能報也!”后人有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賞析】 應該說趙云不畏生死,往來曹操百萬大軍之中,救出劉備的兒子是大功一件,但對于劉備來說當時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了,更沒有什么可以撫慰和獎賞像趙云這樣的忠臣了,擲子于地既可以籠絡人心又打破了當時的尷尬局面,正可謂是一箭雙雕. 精段二: 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選自《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劉備見了榜文長嘆一聲,剛好張飛聽見,說“大丈夫不去為國出力,在這里長嘆什么.”劉備說力不從心,所以長嘆.張飛說他賣豬肉頗有積蓄,可招兵.劉備非常高興.兩人就去喝酒,剛好關羽也正要去應募,也進來喝酒.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機,于是結拜為兄弟,共圖大事. 刮骨療毒 水淹七軍之后,關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罵陣.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關羽右臂中箭,回兵.箭頭有毒,毒已入骨.于是請來了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華佗說要割開皮肉,把骨頭上的毒刮去,這會極其疼痛,請關羽把手臂套住綁緊,把頭蒙住.關羽卻說不用.一邊和馬良下棋,一邊伸手刮骨,談笑中沒有絲毫痛苦的神色.事畢,兩人互相驚嘆,關羽稱贊華佗的醫術,華佗贊嘆關羽的勇氣毅力. 義釋曹操 赤壁之戰曹軍遭遇火攻,死傷慘重.曹操大敗逃跑,沿路遭遇了張飛趙云等人的截殺,身邊只剩下幾百人馬.經過華容道,關羽已經在這里埋伏多時.原來諸葛亮早已經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逃跑,就讓關羽帶兵埋伏在這.此時曹操已經走投無路,便請求關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馬.關羽是個很重情義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時曹操對他的恩義,心一軟,就放了曹操. 單刀赴會 赤壁之戰之后.三國鼎立逐漸形成.劉備留關羽鎮守荊州,主力向西擴張.荊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本屬東吳.東吳一直想找機會討回.魯肅又獻上一計:騙關羽過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擲杯為號沖出殺之.便遣請關羽赴宴.關羽明知是計坦然答應!只帶了周倉隨身為他提刀.席間魯肅提起索回荊州之事,關羽卻絕口不談,說酒席之間不談國事.魯肅再三糾纏,周倉插嘴,關羽借機故作生氣狀奪過周倉手中大刀,喝退周倉.周倉會意,退出去.關羽假醉,一手提大刀,一手挽住魯肅手將魯肅扯到江邊.東吳將士怕誤傷魯肅,又攝于關公武力,不敢動手.關云長上船乘風而去. 三英戰呂布 華雄被關羽斬了之后,呂布親自出馬,無人能敵.張飛沖出和他交鋒50多回合不分勝負,關羽上來夾攻,30回合戰不倒呂布.劉備也上來夾攻,三英戰呂布,打得非常激烈.呂布虛刺劉備一戟便敗退.(呂布不愧是三國第一武將?。? 火燒博望坡 三國前期,曹操勢力非常強大,統一了北方,接下來就是南下.攻打劉備,此時劉備投靠劉表,駐在新野.曹操派大將夏侯敦進攻新野.這時劉備已經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博望坡設下埋伏,令趙云去誘敵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極.大敗而歸.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白帝城托孤 關羽失荊州被殺后,劉備悲憤不已,舉大軍伐吳.誓要“踏平東吳”.不料被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大敗,逃往白帝城,憂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將太子劉禪托付給諸葛亮. 空城計 三國中后期,諸葛亮出兵討伐魏國,由于要地街亭失守,導致滿盤皆輸.諸葛亮被迫撤兵,司馬懿大軍追至,這時孔明手下的將領士兵基本都分配軍務調完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開城門,獨自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疑心有伏兵.調頭就撤兵.諸葛亮躲過一劫! 七禽孟獲 三國中期,蜀國占據西蜀一帶,這時南方孟獲作亂.諸葛亮出征南蠻孟獲,為了收買人心,七。
好詞摘抄: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3383466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屈指可數
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1.“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就不用解釋原因了吧,地球人都知道~2.“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紛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隨分為三國.”短短數句就概括了春秋至三國時期的風云變幻.*3.“雌雞化雄”預示世道紛亂,雞犬不寧.現在可用作成語了吧!~4.“霓墮雞化”霓墮,就是指彩虹下落,雞化,就是3所指的雌雞化雄.*5.“朋比為奸”現在用作一伙人在一起謀劃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就像狐朋狗友6.“碧眼童顏”,寫作文時就是描寫人物很好的詞句,言簡意賅.讓我想起了鶴發童顏,不知道是不是由此得來.7.“代天宣化,普世救人”呵呵,古代的語言就是深刻??!8.“曉夜攻習”、“呼風喚雨”*9.“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的起義口號??!10.“那人不慎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不甚好讀書”讓我想起了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的不求甚解;“喜怒不形于色”與范仲淹《岳陽樓記》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能克制自己之人??!11.“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事母至孝”12.“販履織席”,這句,可能是因為三國里提到劉備時說得太多了吧,算是貶低他的人對他的稱謂吧!~13.“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中的‘童童\'形容樹木茂盛蔥郁的樣子.14.“慨然長嘆”15.“鬢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把關二爺的容貌描繪的栩栩如生,浮現于眼前.‘丹鳳眼,臥蠶眉\'讓我想起了《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里面描寫主人公謝文東‘一雙細而狹長的眼睛’指的就是謝文東的丹鳳眼.16.“協力同心”17.“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庶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志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拜把子時,后面的很中用.‘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記得《陳情表》里又過此句.*18.“賊眾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勝”兵法里面的.19.“時人有橋玄者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汝南許紹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這是對雄才大略的曹操最好的評價.20.“高壘不戰,怠慢軍心”在敵寡我眾,敵人又頑強抵抗的情況下,深溝高壘不失為拖垮敵人的一個好辦法.但在這里卻又有說辭,這就看怎么講,我覺著事實勝于雄辯.*21.“白身”就是還沒有得到封賞的人.下面是第一回提到的三首詩,特此奉上!*第一首,贊關張的:英雄落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第二首,贊劉備的:運籌決算又神功,二虎還須遜一龍.初出便能垂偉績,自應分鼎在孤窮.第三首,是在劉關張救了董卓后,董卓知道他們俱是白身傲慢待之,張飛欲入帳殺董卓時的一首詩:人情勢力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紫霞游戲平臺為您解答。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羅貫中寫的。我認識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三顧茅廬的劉備、望梅止渴的曹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孫權……我最喜歡的人還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蜀軍的主要人物。最主要的情節是空城計:說司馬懿引軍十五萬,攻西城,西城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諸葛亮傳令把旌旗藏起來,四座城門打開,每個門派二十個軍士扮成老百姓,打掃城門,自己在樓上彈琴。司馬懿一看覺得有古怪,就下令撤退。諸葛亮轉危為安真乃神也。
1.卻說張飛拔劍要自刎,玄德向前抱住,奪劍擲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云:“綠兮衣兮,綠衣黃里?!睆膩硪路绕拮?2.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今之因妯娌不睦,而致兄弟不睦者多矣。同胞且然,何況異姓?觀玄德數語,勝讀一篇。 3.布喜,令高順領兵五萬,襲玄德之后。-----前曾為其所拒,今又為其所使,呂布不但無義,亦無氣。 4.布怒罵袁術失信,欲起兵伐之。陳宮曰:“不可。術據壽春,兵多糧廣,不可輕敵。不如請玄德還屯小沛,使為我羽翼。他日令玄德為先鋒,那時先取袁術,后取袁紹,可縱橫天下矣?!辈悸犉溲?,令人赍書迎玄德回-----忽欲攻之,忽欲迎之,反復無常,可笑 5.玄德曰:“備欲讓兄久矣?!辈技僖馊宰屝?,玄德力辭,還屯小沛住扎。-----本是呂布寄寓于劉備,今反弄成劉備寄寓于呂布,真客反為主,主反為客。 6.當日筵散,策歸營寨。見術席間相待之禮甚傲-----袁術與孫堅同輩,其待策之傲,自以為父執耳。不知英雄固不論年。策雖小,猶虎也;術雖發白,不過一老牛而已。 7.心中郁悶,乃步月于中庭。因思:“父孫堅如此英雄,我今淪落至此!”不覺放聲大哭。-----昔孫堅在洛陽時,曾于月下揮淚。今孫策在袁術處,亦于月下放聲。一為國事傷情,一為家聲發憤?!拔矣幸黄?,訴與天邊月?!痹轮腥?,甚矣哉! 8.卻說袁術暗有稱帝之心,乃回書推托不還。-----孫堅匿璽而不出,袁術賴璽而不還,皆以此璽為奇貨。不知在人不在璽,猶之在德不在鼎也。
【注:所有佳句均選自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好詞摘抄: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屈指可數好句摘抄: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1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
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